top of page

摜九


作者:陳高志

「摜九」的馬祖話說ㄍㄨㄤˋㄍㄡ+(kuangˋkou33),「摜」是福州俗體字,它的本字應寫成「擐」(我將有專文分析)。這一天的節日名稱有多種說法,如,「後九」、「孝九」、「窈九」、「拗九」、「送窮」等,其中以「拗九」最被民眾所使用。這個節日本來含有「孝親報恩」、「消災祛厄」的道德意涵,只因為「反共抗俄」年代,它被視為無意義且是浪費鋪張的「陋習」,在前線戰地必須雷厲禁絕。所以,政令推行之初的每年正月期間,「指導員」會利用村民大會等聚會場合大力宣導,甚至地方政府還派出員警取締。一個單純的民俗節日,變成官民之間嚴重的對立,這在其他地方是少見的。

清朝施鴻保的《閩雜記》書中曾描述福州「窈九」之習俗。為方便大家閱讀,我將內容稍做翻譯轉載於後:

「福州習俗把正月二十九日稱做『窈九』,當地居民都以乾的核果煮甜粥做彼此餽贈之禮物,一如我的家鄉十二月初八所送的臘八粥。傳說這是『目連救母』的故事所遺,所以也稱『孝子粥』。但是《續通志》引《四時寶鑒》說:『上古高陽氏有一個兒子,平時愛穿破舊的衣服,也喜歡喝粥,他在正月廿九日這一天往生,人們就在自家附近拜祭他,並且口中說著去除貧窮的祝禱詞。』如此看來,這個習俗和『目連救母』是沒什麼關連的。另外,這一天彼此互送的甜粥,也有稱『下九粥』的。因為初九稱『上九』,十九稱『中九』,二十九稱『下九』。按,樂府詩有《孔雀東南飛》,詩中有句話說:『初七及下九』,可見「下九」這兩字是有所本的。但一般方志文獻都寫做『窈九』的,『窈』字俗讀『拗』,所以也有稱做『拗九』。」

看了這段文字之後,不難發現種種異稱的名詞,其源頭盡在於斯。只是令人困惑的事是,為何文獻上做「多數」解釋的「九」字卻有災厄的意思,而且人們要千方百計的去迴避它!對此我個人有粗淺的理解,這必須從陰陽術士的角度去解釋它。古人將奇數視為陽數,把偶數視作陰數。「九」為陽的極限,此時是運勢大轉折的當口。故陰陽家勸人遇逢此刻,宜靜不宜動;做事要低調,不能太張揚,以免物極而反時惹禍上身。這套理論起源於何時,今天無法詳考,但是三國時的曹植就已經用「陽九」為災厄、災難的形容詞了。後來文天祥寫〈正氣歌〉,其中有「嗟予遘陽九」之詩句,就是用它表示命運的悲慘,這是大家所熟知的事。我們不仿留意生活周遭,不難發現有人會將自己個位數逢「九」的年齡做超越虛報。譬如49歲、59歲,他一定會說成50歲或60歲。尤其是「嫩膩」(ㄋㄛㄥˋㄋㄟ^,nongˋsei242)的人更是如此。有忌諱的人,常常在冬至時就開始虛報年齡了。這種概念擴大引申之後,除逢九的「明九」以外,連九的倍數「暗九」也在「警戒」之列。國人遇事採取敬謹,誠惶誠恐的心態面對,有時不免為之莞爾。

我小時候曾見過有鄉親挑紅布袋為父母「摜九」之例。高調的送禮方式,必須經濟條件優渥的人才能辦得到。一般人多半是提著麵線(禮品如上圖。攝於品樂商店),外加一串「長刀」(ㄉㄛㄥ ㄋㄛ,tong no )五花肉即可。在貧窮的年代,如此檔次的禮物已屬不輕。至於替年輕人或青少年「摜九」,一碗湯圓、一粒蛋,祝福的心意也算是到位了。印象中,馬祖沒有在「拗九」日互贈甜粥的事(見第一圖,翻拍自《閩都民俗風情畫》),但是有送湯圓、太平蛋的例子。取締「摜九」的禁令頒布之後,一切看似平靜,而鴨子划水的情形卻不斷在進行著。有些民眾受不了心理威脅,就乾脆改送代金。

馬祖是小地方,村莊裡的人,親屬關係與年齡彼此知曉,取締者只要盯著幾個大戶人家,事情就搞定一半了。我家當時是開雜貨店的,媽媽從大年初一就開始包紮麵線禮品,然後一串串的掛在樓板下待售,因為拜年與「摜九」都需要它。同村中的「施」「受」雙方事先講好,為避免被取締,今年「摜九」的麵線由商家代送,回禮(餅乾或其他零食)也由商家代轉,在交易的過程中,我家同時完成兩項買賣。因此,一個措施,兩方滿意,三人皆大歡喜,只有第四方的「指導員」被蒙在鼓裡。

一年365天,節日會出現在某一天,一定有個邏輯存在。換言之,它必須有個連接點,否則這個節日將無法永久存在。說「摜九」與目連救母的故事有關,其連接點在目連母親29歲時蒙難。可是一年中的廿九不是正月所獨有。說「摜九」與消災避禍有關,其連接點在於「陽九」為災厄日的解釋。但一年之中逢「九」之日並不少。為何獨挑正月廿九來「摜九」,我心有疑惑不能明,趁述說家鄉軍管初期特殊的「摜九」禮俗之便,希望有識之網友能為我解惑。


轉載自《攀講馬祖》

6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