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失傳已久的馬祖「祭灶頌詞」


作者:陳高志

「祭灶」也是重要的年俗禮節之一,從紅色「灶公」(ㄐㄧㄚ ㄨㄥ,jia ung)紙上的對聯—「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」,即可知道這個節日在大家心中的意義。馬祖的祭灶節並非本地原生獨創的,它也是從中原代代相傳,逐漸構築而成的綜合體。

在中國北方,有稱祭灶為「小年」的,祭灶的日期也不相同。古代楚地在十二月初八,福州有「官三民四曲蹄五」的說法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不同身分地位的人,他們「祭灶」的日期是不一樣的。官宦門第在廿三夜,一般民眾在廿四的晚上,水上人家的蜑戶則在二十五日祭灶王。從前的馬祖有廿三、廿四的選擇,後來固定在二十四日的晚上舉行(見上圖,攝於馬祖民俗文物館)。不管哪一天,在缺乏零食的年代,孩子們對此日的盼望是可以理解的,何況過幾天又是新年的開始,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,做任何事都特別帶勁ㄦ,對別人的承諾也特別爽快,但「開假」(年假結束。ㄎㄨㄧˋ ㄚˇ,khuiˋ aˇ)【1】之後常有悔不當初的感覺。


送灶神的日子已如上述,但迎接灶神的日子有說是除夕夜,有說在正月初四。持此理由者認為,天庭遼闊,灶君來回必須耗費一些時日。若果真如此,灶王爺的神力不免要被打些折扣。我們馬祖的灶王爺可不一樣,老鄉親都是在祭儀開始時把舊「灶公紙」撕下,換上新的一張,然後將舊的紙和元寶紙錢一起焚化。新、舊灶王當日移交,無縫接軌,使保安、護家、監督的任務不至於發生停擺。

我國傳統經籍有關祭灶的記載不少,為了方便閱讀,我將原文略作翻譯,除了改變字體以外,並將重點用紅字呈現於下。

晉朝葛洪《抱朴子》:「月底的夜晚,灶神升天揭發人間不好的事情。」

六朝時的宗懷寫了《荊楚歲時記》,這是介紹楚地民情風俗很重要的一部書。「臘日(十二月八日)用小豬、酒等供品拜祭灶神。《禮記‧禮器》篇說:『祭灶是年長婦人的事,拜祭時用酒瓶裝酒,以盆盛菜。』許慎《五經異義》說:『顓頊的兒子是灶神。姓蘇名吉利,其妻姓王名摶頰。』漢朝時有一位名叫陰子房的人,臘日見到灶神,它用黃犬拜祭祂,結果陰氏家族世世代代蒙受庇佑,後來大家也仿效他去拜祭灶神。」

南宋的范成大有〈祭灶詞〉:「古傳臘月二十四,灶君朝天欲言事,…男兒酌獻女兒避,酹酒燒錢灶君喜。」詞義與下圖男人主持祭儀,並以酒壺(酒瓶)分酒賜予他人的情景相切合。「祭灶是年長婦人的事」,這和馬祖習俗略同。但福州某些地區有「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」的禁忌,似乎也不是無中生有的。(下圖翻拍自王弘力《古代風俗百圖》。)


元朝劉侗《帝京景物略》說:「十二月廿四日以糖、麵餅、黍糕、棗栗、炒豆祭灶王,以糟草、飼料祭灶君馬。認為灶君明日朝天去,向天帝說明此戶人家一年所發生的事。主人向灶君懇求說:『好的事項多說,不好的少說。』…。」從書的記載可知,不僅灶王獲得祭拜,連祂的座騎也有供品,這和我們的風俗就不相同了。馬祖地區只有農曆正月十三,北竿坂里白馬尊王「擺暝」時才有「燒馬草」的儀式。

灶王爺升天述職,民間以甜食、糕餅拜敬,這顯然是有對價關係。但家裡的兒童可管不了這麼多。馬祖人稱當晚的零食為「祭灶糖、祭灶料」。下圖中的甜食,圓形如棍有芝蔴者,國語說「蔴 [米老]」,方言說「蔴脂」(ㄇㄨㄞ ㄧㄝ,muai ie),小根無芝蔴的國語說「寸棗」,方言則說「老鼠囝」(ㄌㄛˇ ㄩˊㄧㄤ+,lɔˇ yˊ iang33)。小根帶芝蔴者稱之為「小蔴 [米老]」。裹著紅白糖衣的顆粒,市井小民稱「糖生」或「生仁」,前者取義為「裹著糖衣的花生」,後者是「花生仁」的簡稱。在馬祖它並沒有特別的名稱,日常口語就是用方言說「糖包花生」。

福州也有用俗稱「莓梨」(ㄇㄨㄧˇㄌㄧˋ,muiˇ liˋ)的荸薺(如下圖)當供品,所以有「莓梨尖尖,灶公升天」的唸謠。

說到這裡,不知大家心中是否感到好奇,同樣是年俗,為何冬至有〈搓丸歌〉而祭灶卻沒有。其實是有的。「灶公上天講好話,灶嬤下地保佑奴;保佑依爹有錢趁,保佑依嬭福壽長。」【2】內容頗切合源遠流長的儀式。這是我家大姊靠記憶所得,她朗誦出其中三句,我翻閱福州文獻後補上第二句,使唸謠結構更加完整。因為它沒有押韻,故充其量只能算是年節的吉祥語而已。

註解

1.「開假」的詞義是「年假結束」,方言的讀音為ㄎㄨㄧˋ ㄚˇ(khuiˋ aˇ)。ㄨㄧ和ㄧㄨ是南方方言特有的韻類,如果習慣了國語注音條例,用ㄨㄟ、ㄧㄡ也是可以,但是用國際音標時必須注成ui和iu。

2. 這首唸謠並不難懂,也很好唸。老一輩的福州人會用「奴」做第一人稱,這是很典雅的用法。方言的「趁錢」,即國語的「賺錢」。權宜注音為ㄊㄧㄥ ㄐㄧㄢˋ(thing jingˋ),請依羅馬字音標為準。依嬭,意思是媽媽。


轉載自《攀講馬祖》

254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